首页  >  媒体中心
从爆火奶皮子糖葫芦说起:关于糖、睡眠与皮肤的真相
2025-11-07

1111.png

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奶皮子糖葫芦刷屏了?

这款将内蒙古传统奶皮子与冰糖葫芦结合的新晋网红,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国。抖音上,#奶皮子糖葫芦#话题狂揽12亿播放;小红书上,十几万篇笔记把它送上神坛。

2222.jpg

图片来源:抖音#奶皮子糖葫芦#相关话题截图


“从开门到现在队伍就没断过,想买两串得排俩小时!”一位在哈尔滨排队的顾客道出了许多人的体验。在上海,有店铺因为排队人流影响到周边居民出入,甚至惊动了警方出面调解。

3333.png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串小小的糖葫芦,凭什么让无数人甘愿付出数小时的等待?当你在深夜刷到这些令人心动的视频,或是终于加入浩浩荡荡的排队大军时,是否想过——这份极致的“甜蜜风暴”,或许正在悄悄影响些什么?


甜蜜的陷阱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过度摄入糖分会导致皮肤“糖化反应”——糖分子与胶原蛋白结合,使皮肤失去弹性、滋生痘痘、变得暗沉。但这仅仅是开始。

4444.png

图片来源:网络

食用奶皮子糖葫芦这样的高糖甜品时,身体内部正在上演一场“血糖过山车”。糖分迅速进入血液,血糖值急剧攀升,胰腺不得不加班加点分泌胰岛素来平稳血糖。问题是,胰岛素常常“用力过猛”,导致血糖骤降,甚至引发反应性低血糖。

这种低血糖状态常在深夜发生。此时,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来提升血糖。

这两种激素恰是让人清醒、警觉的激素,它们的突然升高,会让人在深夜莫名醒来,心跳加快,再也难以入睡。


睡眠与糖分的恶性循环


长期高糖摄入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随着糖分摄入增加,肥胖风险也随之上升。而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危险因素。这种疾病会让患者在睡梦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身体缺氧,深度睡眠被不断打断。试想,整晚都在“憋醒-呼吸-再憋醒”的循环中挣扎,第二天怎能不疲惫不堪?

5555.png

图片来源:网络

更棘手的是,睡眠不足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饮食选择。研究表明,熬夜会刺激大脑寻求更多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作为“补偿”。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吃糖导致睡不好,睡不好又让人更想吃糖。


打破循环


学会聪明地享用美食,才是更长久的解决之道。

把握享用时机至关重要。如果实在想吃,可以在睡前至少3小时品尝。这样能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代谢糖分,避免它在就寝时“捣乱”。

学会聪明选择也很关键。优先选择水果占比更高的款式,比如草莓奶皮子糖葫芦。新鲜草莓的含糖量相对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缓糖分吸收速度。


更优选择


其实,如果你常在深夜渴望一份甜食的慰藉,不妨考虑更助眠的替代选择。

牛奶富含色氨酸,这种氨基酸是合成褪黑素的重要原料,而褪黑素正是调节睡眠周期的关键激素。牛奶的温热感本身也有安抚神经的功效。

香蕉和杏仁富含镁元素,这种矿物质能帮助肌肉放松,安定神经,为身体创造一个平静的入睡环境。一小把杏仁或一根香蕉,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打扰睡眠。


写在最后


奶皮子糖葫芦没有错。对美食的追求,对生活仪式感的重视,本就是这个时代最朴素的美好。

在美食与健康、即时快乐与长期福祉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真正掌握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在全民狂欢中保持独立思考,在流量洪流中守护生活本质。

细腻的肌肤、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些由内而外散发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守护。而一夜安眠后的神清气爽,或许是比任何网红美食都更珍贵的享受。




本文作者:几米,文章首发于新睡眠Keesleep平台,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0
/800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