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这周有大事——2025.4 WEEK 1
2025-04-03
往期回顾

4.3.png


公众号无素-2-05.png


1.1 舒福德智能床助力2025亚洲马拉松,以AI睡眠黑科技赋能运动健康新生态

2025年3月30日,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2025嘉兴马拉松在嘉兴大剧院鸣枪开赛。作为赛事官方合作伙伴,舒福德智能床以“科技守护奔跑力量”,为赛事提供全周期智能睡眠解决方案。此次活动是舒福德继服务北京冬奥会、巴黎奥运会后,进一步深化与顶级体育赛事的联动,以创新科技助力"运动+睡眠"健康生态的构建,将睡眠健康理念融入全民运动生态。

 111.png

图片来源:2025嘉兴马拉松

作为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万名选手参与。此次合作延续了舒福德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初心,在世界睡眠日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及6大三甲医院发布《2025年睡眠白皮书》,系统研究运动强度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指出:高强度运动不仅与改善睡眠质量无,且40%过度训练人群存在失眠症状,这一数据为参赛者科学训练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在马拉松终点区域,舒福德创新打造“健康能量补给站”,将运动恢复与睡眠科技深度结合。跑者冲线后,在睡眠体验仓中享受15分钟高效恢复服务。仓内搭载的智能床可通过智能哄睡功能,基于CBTI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了人体生理和神经科学原理通过零重力、按摩、摇摆、抬升等动作组合,帮助运动员快速缓解肌肉紧张。这一套程序实现了多重医学效果:入睡速度+55%,深睡时长13%。早前,舒福德就基于运动人群需求推出了“佳明联名款智能床”,整合运动与睡眠数据闭环,提供从训练监测到睡眠优化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内容来源:中华网)

 222.png

终点睡眠体验仓照片

 

1.2 科技赋能健康睡眠 共筑鼾症防治新生态

在2025年“世界睡眠日”主题“健康睡眠,优先之选”的倡导下,南京明基医院开展“拯救睡眠”趣味公开课于3月30日成功开展。作为“世界睡眠日”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此次公开课深度融合医疗专科技术与业内头部智能穿戴技术,聚焦上呼吸道塌陷引发的睡眠问题,通过多维度科普与趣味互动,推动公众对鼾症诊治及健康睡眠的认知升级。

 333.png

图片来源:南京明基医院

公开课特别设置“智能科技与睡眠健康”专题环节,华为技术团队展示了其智能穿戴设备在便携睡眠监测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高性能PPG传感器与相关算法,华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可动态监测用户血氧饱和度、呼吸率及睡眠阶段,帮助早期识别潜在呼吸事件,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专业意见。

南京明基医院倪书华主任表示:此次联动不仅是医疗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响应,为鼾症防治与睡眠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渠道。随着“健康睡眠”理念的普及,更多科技与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力,将为实现全民优质睡眠注入持久动力。(内容来源:新浪江苏)

 

1.3 研究人员揭秘最佳睡眠室温为20至25℃

据英国《镜报》3月30日报道,美国辛达与亚瑟·马库斯老年研究所历时一年半,通过对50名65岁以上长者进行睡眠监测,分析了总计11,000个夜晚的睡眠数据后发现:当卧室温度保持在20至25℃时,睡眠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研究显示,这个温度区间内受试者的翻身次数最少。其中20℃被证实为黄金温度点——在此环境下,参与者的有效睡眠时长达到峰值。而当室温升至30℃时,睡眠效率会骤降5%-10%,夜间躁动明显增加。研究团队指出:“夜间环境温度与睡眠质量存在明确关联,20-25℃是最利于深度休息的优化区间。”这项发现为改善老年人睡眠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调节居家环境温度,我们可能为银发族打开提升睡眠质量的新窗口。"该结论与此前另一项覆盖50万38-73岁成年人的睡眠研究形成呼应——后者发现七小时才是维持认知功能的理想时长。(内容来源:中国青年网)

 

1.4 安徽农业大学:用“硬核科技”解码健康睡眠新方案

近日,由安徽农业大学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中国睡眠研究会共同制定的行业团体标准《床垫缓压性能分级标准与测评规范》在广州发布,填补了国内床垫缓压性能评价标准空白。

标准实施的背后,倾注了中心科研人员18年对健康睡眠的持续研究和不懈探索。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安农大”)聚焦大健康、生物基新材料与智能家居领域,用“硬核科技”解决居民睡眠健康难题。(内容来源:中国科技网)

 444.png

陈玉霞教授(左二)团队正在开展睡眠数据采集,图片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1.5 三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加速轻工业数字化转型

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四大行动及15项具体措施,同时聚焦家电、家具、五金制品、造纸、日用化学品、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皮革、塑料制品、照明、电池等细分领域设置三个任务专栏,加强分类指导。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50项左右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

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内容来源:中国经济网)

 

1.6 预防青少年抑郁,北医六院院长陆林:多运动、睡好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侨海创新发展论坛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接受证券时报等媒体采访时指出,抑郁症并非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需要科学认识和积极干预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强调,预防抑郁症的关键在于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和适度锻炼。科技创新也能为改善青少年睡眠质量提供助力。(内容来源:证券时报)

 

公众号无素-2-06.png


2.1科技新产品

悦小辰5分贝睡眠仪:5dB科学睡眠技术,比安静更懂睡眠

目前,市面的传统助眠产品多聚焦于物理隔音或药物干预,而悦小辰另辟蹊径,从脑科学底层逻辑切入。依托“中国脑计划”多年研究成果,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获得者张智教授团队发现:低强度声音(即相对于环境音约5dB的声强差)可通过神经网络,调控大脑睡眠相的关核团神经元活动,减少大脑的觉醒状态,从而睡得更快更好。

 555.png

图片来源:悦小辰

悦小辰将这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应用于产品研发,实现学术成果向大众消费产品的转化,依托15年声学系统研发经验,创新推出“5dB科学睡眠技术”,通过贴近环境底噪的低分贝声波(如白噪音、自然音效等)调节脑电波与神经系统,帮助用户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从原理上来说,当我们处于安静环境时,大脑并非完全放松,反而可能因缺乏外界声音刺激而处于警觉状态。而悦小辰的 5dB科学睡眠技术,通过发出比环境声高 5dB 的声音,能有效填补大脑的“听觉空白”,吸引大脑的注意,停止胡思乱想,同时调控大脑的神经元活动,进一步放松身心,促进深度睡眠。(内容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2研究新发现

Nature: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竟有“电压记忆”记录睡眠需求!

Nature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存在一种基于“电压门控”的“脂质过氧化记忆”,能够精确记录我们的睡眠需求。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睡眠压力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神经递质的积累、代谢废物的堆积等。然而,这些假说都难以全面解释睡眠需求的调控机制。

2025年3月19日,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Sleep pressure accumulates in a voltage-gated lipid peroxidation memory”,为我们揭示了睡眠需求调控的新机制。

 666.png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这项研究聚焦于果蝇的大脑,发现了一种名为Hyperkinetic的蛋白质,它是果蝇体内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 channels)的一个关键亚基(β-subunit)。

研究发现,Hyperkinetic蛋白内部的一个微小“能量分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辅因子,在睡眠需求的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大脑活动时,一些由脂质产生的特殊信号分子,例如4-氧代-2-壬烯醛(4-ONE),会与NADPH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其状态,从而记录下我们清醒的“时长”。(内容来源:公众号“一座大脑”)

 

2.3专利新发现

2.3.1驾舱内优化睡眠质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天眼查App显示,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颈环式睡眠耳机”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2411829348.1,预计于2025年3月28日公布。专利内容:该耳机包括发声装置、控制器、耳机线和颈环,通过优化设计减小发声装置体积,提升佩戴舒适性,适合睡眠使用。该专利旨在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睡眠耳机体验,进一步推动智能穿戴设备的技术创新。(内容来源:天眼查APP)

2.3.2榜威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申请睡眠灯光调节专利,提升用户睡眠质量

天眼查App显示,榜威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近日申请了一项名为“睡眠灯光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旨在通过个性化动态调节睡眠灯光,提升用户睡眠质量。核心内容:基于用户睡眠数据、环境数据及习惯参数,动态生成助眠和唤醒灯光调节曲线,优化入睡效率和自然唤醒时间,该专利通过智能化灯光调节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睡眠体验。(内容来源:天眼查APP)

 

微信图片_20241121150204.jpg


近期,睡眠健康领域在多方面取得进展且备受关注。在实际应用与活动方面,企业借助科技助力体育赛事,为运动员提供睡眠恢复支持;医院开展公开课,推动医疗与科技融合以提升公众对睡眠问题的认知。学术研究上,既有对最佳睡眠室温的探究,为改善老年人睡眠提供依据,也有对大脑睡眠需求调控机制的新发现,深化了对睡眠原理的理解。标准制定上,高校与研究会合作填补国内床垫性能评价标准空白。政策层面,三部门联合推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为睡眠相关产品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方向。此外,科技创新不断涌现,新的睡眠产品利用科研成果解决睡眠问题,新的专利申请致力于提升睡眠体验。整体来看,各方面共同努力,从不同角度推动睡眠健康领域的发展,有望为人们的睡眠质量提升和健康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本文编辑:Mark,文章首发于新睡眠Keesleep平台,内容信息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作为整理编辑,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