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患有高血压且睡眠时长较短的人,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以及大脑衰老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升高。
最近,《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发现:同时患有高血压且睡眠时长较短的人,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以及大脑衰老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升高。而睡眠时间短但血压正常的人,并未出现这些认知功能缺陷或大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的情况。
这项研究还为早期识别认知功能下降风险人群,以及开展随机试验、研究通过调整睡眠模式和控制高血压来预防或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
研究作者、莫纳什大学的副教授马修·佩斯(Matthew Pase)博士在接受《今日医学新闻》采访时说:“研究结果强调了保持健康血压水平和充足睡眠对维持大脑健康衰老的重要性。医生应定期为患者检查血压水平,并妥善管理高血压。同样,医学界现在也开始认识到良好睡眠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应被视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高血压在认知功能下降中的作用
除了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外,睡眠时间短还与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表明,中年时期的高血压与晚年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独立相关。高血压可导致脑小血管病变,从而增加中风和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脑小血管病变是一种涉及大脑小血管损伤的异质性疾病,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和大脑结构萎缩。
大脑组织由白质和灰质组成。灰质包含神经细胞的胞体,而白质则是由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构成。脑小血管病可引起白质病变,并导致灰质或白质体积减少。灰质位于大脑的最外层,参与包括认知在内的多种重要功能,而白质则对维持灰质区域之间的连接至关重要。老年时期会出现白质损伤和灰质体积减少的情况,这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不仅探讨了高血压是否影响睡眠时长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还研究了高血压对睡眠时长与白质损伤及大脑衰老影像学标志物之间关联的影响。
睡眠不足与认知缺陷的联系
研究包含了682名40岁以上的受试者,这些受试者参与了旨在研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弗明翰心脏研究(一项多代纵向研究),且均无痴呆或中风病史。
研究人员使用问卷和家庭睡眠研究(多导睡眠图评估)收集睡眠数据。此外,研究人员还在睡眠评估时测量了受试者的日间血压。睡眠评估后大约3.3年,受试者接受了认知评估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评估大脑结构的变化。
研究人员并未发现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或大脑成像标志物之间存在关联,但灰质体积除外。在后者的情况下,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间短与灰质体积较大有关。
然后,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分析了睡眠时长对认知健康的影响。他们发现,睡眠时长仅在高血压受试者中影响认知功能和大脑成像生物标志物水平。
睡眠时间短,大脑老化快,组织损伤重
具体来说,在高血压受试者中,睡眠时间短与执行功能缺陷有关,执行功能包括规划、推理和决策等高级心理过程。
此外,高血压且睡眠时间短的受试者还显示出更高水平的大脑成像标志物,表明大脑老化和组织损伤。在高血压受试者中,睡眠时间短的患者白质病变水平更高,灰质体积更小。
然而,在血压正常的人群中,并未发现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或大脑影像学标志物之间的关联。这意味着较短的睡眠时长与高血压相互作用,增加了认知功能下降和大脑损伤加重的风险。
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各不相同
这项研究的优点之一是样本量大。然而,由于研究具有观察性,因此无法确定睡眠时长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睡眠研究仅进行了一个晚上,所以睡眠时长数据可能无法代表长期睡眠模式。睡眠开始时血压会下降10%,而睡眠时间短会消除这种血压下降。血压是在白天测量的,因此可能忽略了睡眠模式对睡眠开始时血压下降的影响。
加利福尼亚州喷泉谷Orange Coast医疗中心的心脏病专家克里斯托弗·伯格医生(Christopher Berg)说:“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例如,他们通过六项测试评估了认知功能,但只有其中一项在高血压受试者中显示出与睡眠时长存在显著关联。”
除此以外,他还补充说,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差异很大。
“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睡几小时’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并没有得到文献的支持,在实践中也似乎并非如此。然而,这项研究支持了一个一般性建议,即对于每个人来说,获得充足睡眠对身心健康都很重要,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能更是如此。”他说。
参考文献
1.Wharton, S. B., Simpson, J. E., Brayne, C., & Ince, P. G. (2015). Age‐Associated White Matter Lesions: The MRC Cognitive Function and Ageing Study. Brain pathology, 25(1), 35-43
原标题:睡不够还高血压?你可能正在“偷偷变笨”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酷炫脑(ID:coolbrainscience),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