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院士专家昆明共话睡眠医学创新发展
2025-04-22

中新网云南新闻4月21日电 (陆希成)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百余名睡眠医学领域院士、专家学者等聚焦多学科融合与AI(人工智能)应用,共同探讨睡眠医学创新发展路径。

据了解,睡眠障碍涉及呼吸、耳鼻喉、精神心理等多个系统,如打鼾需要呼吸科、耳鼻喉科协作,失眠常涉及精神心理、内分泌等多领域问题。单一学科难以全面解决患者复杂需求,多学科协作是睡眠医学发展的最佳选择。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本次大会主席李庆云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睡眠医学通过多学科协作已取得显著进步,专业诊疗体系逐步完善,患者就诊满意度明显提升,但面对人才短缺与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仍需进一步加强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本次学术年会旨在推动睡眠医学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探索AI时代下睡眠医学发展新机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1122.png

4月19日,第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学术年会开幕式在昆明举行。 主办方 供图

针对AI在睡眠医学中的影响,与会院士、专家学者等从临床应用与科研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吕云辉表示,面对日益增长的睡眠障碍患者需求,AI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医师负担。在临床实践中,AI算法能自动分析睡眠监测数据,减少人工判读时间;可穿戴设备实现了居家环境下的睡眠状态监测,为远程诊疗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他强调,睡眠障碍常受情绪、心理等因素影响,目前AI难以精准识别这些复杂变量,医患面对面交流仍不可替代。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教授洪申达介绍了AI在睡眠医学研究中的创新应用。他表示,AI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较传统统计方法具有显著优势,能将海量睡眠生理信号转化为可量化的精细指标。同时,他也指出,临床数据壁垒和验证体系不完善仍是制约AI在睡眠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挑战。未来需加强医工协作,解决数据共享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AI模型验证标准,推动睡眠医学研究向数据驱动型转变。

据悉,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协办,从4月18日持续至4月20日。期间,与会院士、专家学者等还围绕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关联、特殊人群睡眠问题诊疗策略、睡眠监测新技术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推动睡眠医学学科建设与临床实践创新。(完)



原标题:院士专家昆明共话睡眠医学创新发展

本文记者:陆希成,转载于中新网·云南,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0
/800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