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 |聚焦老年失眠:创新中药为银发族睡眠护航
2025-07-03

9.png

6月28日,“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暨北京市2025年络病学术会顺利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失眠、抑郁两大主题,分享临床诊疗策略与最新研究进展,推动中西医结合在精神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会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刘承教授作题为《老年失眠障碍的特点与临床诊疗》的学术报告,对老年失眠障碍的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解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11.png

刘承教授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睡眠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过程,对维持机体代谢、神经修复、心理及免疫调节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结构发生显著改变:深睡眠和快速眼动期睡眠会逐渐减少,浅睡眠比例增加,睡眠质量降低。”刘承教授指出,“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综合征,研究显示,9000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中,42%主诉睡眠起始和维持困难,年发生率约5%。并且,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因长期应用催眠药,往往会出现白天极度困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针对老年人失眠的治疗,刘承教授建议采取综合治疗策略,结合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方面,睡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避免睡前兴奋、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等良好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药物治疗包括苯二氮卓类、褪黑素受体等等,但由于这些西药使用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反跳性失眠、宿醉效应、成瘾性/依赖性等),因此需权衡疗效与风险合理应用。如研究表明,苯二氮卓类和Z类药物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的治疗窗很窄,还会增加跌倒的风险;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显著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43%-51%。”

因此,依据指南建议遵循“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给药”原则,尤其对老年患者可考虑中药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如针灸,耳穴压丸等,更具安全有效性。

随后,刘承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创新中药益肾养心安神片在老年失眠治疗中的应用。该药以“益肾健脑、养心安神”为核心治法,组方融合炒酸枣仁、制何首乌、桑椹、百合、丹参、灵芝等10味中药,诸药合用,既能滋肾填精、养心安神以固元神之本,又可清热除烦、静心安神以助识神之用。一项纳入480例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益肾养心安神片在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症状及躯体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刘承教授的学术讲解为老年失眠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有望为老年失眠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让老年人享受健康、安稳的睡眠。




原标题:深夜警报:90后,00后吞下7成“助眠药”!千亿市场背后,谁的睡眠在被偷走?

本文转载于:北晚在线,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0
/800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