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瑞迈特产品亮相日本睡眠学会,多项创新化睡眠呼吸解决方案引发关注!
近日,日本睡眠学会第49回定期学术集会在日本广岛胜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构筑跨越学术领域壁垒的新型睡眠学。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跨越所属领域进行讨论,共享新技术、新理念,以更全面的视野综合理解并解决复杂的睡眠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瑞迈特携多款创新产品亮相本次盛会,全面展示了瑞迈特在睡眠呼吸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技术突破、创新成果,以及全球影响力。本次会议为睡眠学的综合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从专业化、细分化方向拓展了睡眠学跨学科研究领域,构建了睡眠学未来发展新生态。(内容来源:同花顺财经)
1.2从朝夕相伴到好梦同行:《恋与深空》联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科普优质睡眠
7月3日,叠纸游戏旗下3D恋爱互动手游《恋与深空》正式在游戏内上线“陪我睡觉”伴眠功能,并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携手,开展系列健康睡眠科普活动,让玩家与角色从朝夕相伴到好梦同行,助力玩家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为帮助玩家获得更科学的睡眠指导,《恋与深空》携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发布系列睡眠科普图文,通过趣味漫画、角色小贴士等生动有趣的叙述方式,向玩家传递保障优质睡眠的科普知识。
图说:《恋与深空》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携手推出“安睡科普小课堂”
在此基础上,《恋与深空》在更新的4.0版本中正式上线“陪我睡觉”功能,助力玩家更好入睡,形成健康作息习惯。据悉,在使用该功能期间,玩家可以通过AR技术将心仪角色呈现至现实场景,近距离、多角度观察他们的入睡姿态,获得身临其境的睡眠陪伴体验。伴眠过程中,角色将以专属的轻柔助眠语音与温馨互动引导玩家入睡,让玩家在浓厚的睡眠氛围中安然入梦。(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上海)
1.3“健康心理,快乐学习”很简单!专家汇聚华南师大共论青少年睡眠与心理健康
日前,“健康心理,快乐学习·青少年睡眠与心理健康”第二届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研究机构、工作室等单位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会。
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
开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阳成伟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于青少年睡眠与心理健康问题,汇集多学科的专家力量,将构建一个立体式的交流平台,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以及青少年睡眠与心理健康领域开展深入探讨。“通过此次研讨,各位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能够加强交流合作,总结经验,共同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为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内容来源:羊城派)
1.4 中国健康睡眠行动项目启动 提升公众睡眠健康素养及专业医生睡眠诊治技能水平
日前,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健康睡眠行动项目启动会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睡眠健康专题活动”在京举行。
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提供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华、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姜雯、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扬子江药业集团市场部负责人谷成明以及近30位来自全国各地三甲医院的睡眠领域权威专家参加了活动,并启动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睡眠健康科普图书编写工作,集合临床、传播、科技、产业等力量,共同为睡眠健康科普传播助力。(内容来源:中国网财经)
1.5 强脑科技亮相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AI+绿色发展”论坛,展示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世界级突破
7月6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AI+绿色发展”论坛上,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科学家周俊展示了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世界级突破。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强脑科技凭借非侵入式技术路径,正在改写全球脑机接口技术格局,并期待与贵阳贵安在医疗健康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图片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周俊介绍,脑机接口作为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建立直接联系的桥梁,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30重大项目。与马斯克的侵入式方案不同,强脑科技选择更安全的非植入路线,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解析大脑神经信号,目前已拥有250多项核心专利,全球专利申请超600项。
针对中国3亿睡眠障碍人群,强脑科技推出脑电监测安睡仪,通过声光电物理干预改善睡眠质量,避免药物依赖。此外,FocusZen正念舒压系统可实时检测焦虑情绪,通过冥想训练降低压力水平。(内容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1.6 第三届“弘扬传统·健康睡眠”睡眠学科建设研讨会暨西南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专科联盟第二届学术年会
7月5日,中国睡眠研究会与西南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专科联盟,在重庆市渝中区成功举办第三届“弘扬传统·健康睡眠”睡眠学科建设研讨会暨“西南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专科联盟”第二届学术年会。
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
本次会议以构建“协同创新发展,全周期睡眠健康生态”为核心主题,旨在发挥专科联盟和团结多学科合作共治的方式推动学科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通过强化临床转化研究、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系统构建全周期、智能化的睡眠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医师专业技能,构建优质的医疗环境。(内容来源:公众号“四一八呼吸”)
2.1科技新产品
仙踪云非接触式无感睡眠看护仪Pro
比起传统健康监测设备,它能同时捕捉呼吸、心率、体动等多维睡眠数据,实时分析睡眠状态并预警异常,助力睡眠健康管理。仙踪云非接触式无感睡眠看护仪Pro就像一位健康管家,适合独居人群、慢病人群、银发长辈等使用,让每一个关注睡眠健康的人获得专属守护方案。
图片来源:FairyGo仙踪云健康睡眠
无需佩戴任何手环、仪器,只把睡眠仪贴在床头,即可穿透被褥衣物,以毫米级精度扫描呼吸与心跳频率,全程无接触、无辐射,翻身打滚不受干扰。呼吸率平均值偏差均<0.5次每分钟,心率平均值偏差均<2次每分钟,真正实现 “监测无负担,守护有温度”。(内容来源:FairyGo仙踪云健康睡眠)
2.2研究新发现
2.2.1 熬夜后为什么会一觉睡得像“昏迷”?Science|新研究确定了帮助大脑偿还睡眠负债的神经元簇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睡眠仿佛成了奢侈品。有多少个夜晚,我们在灯火通明中奋斗,或在繁华街头畅玩,直到凌晨才拖着疲惫身躯入睡。还记得那些通宵后的白天吗?仿佛身体被按下了 “深度睡眠” 按钮,一觉睡到下午,这种酣睡正是身体在偿还睡眠负债。可你有没有想过,大脑是如何感知到我们缺觉,又是怎样开启 “补偿模式”,让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的呢?
近日,Science一篇新鲜出炉的研究,看看科学家们如何破解睡眠的 “神经密码”。(内容来源:生物谷)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2.2.2 不睡觉为什么会死?哈工大研究发现,睡眠通过维持大脑磷酸化蛋白质组稳态以保障生存
睡眠是一种在所有动物物种中都得以保留的不可或缺的行为。长期睡眠剥夺(Pr-SD)会导致许多物种死亡。尽管已确定了与睡眠调节或睡眠缺失这一致命后果相关的各种机制,但哺乳动物中由睡眠剥夺诱导的致死性与睡眠稳态之间的核心分子基础,目前仍不清楚。
2025 年 6 月 24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志强团队在 Cell Discovery 期刊发表了题为:Sleep prevents brain phosphoproteome disruption to safeguard survival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睡眠可防止大脑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破坏,以保障生存。(内容来源:生物世界)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2.3专利新动态
天津中健国康申请基于助眠的智能环境综合调控专利,提升用户睡眠质量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中健国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助眠的智能环境综合调控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31087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智能环境综合调控领域,具体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助眠的智能环境综合调控方法,包括:首先,根据用户的心率和皮肤电阻,评估睡眠状态稳定性,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营造适宜睡眠氛围。其次,通过分析用户历史睡眠数据中的最长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和夜间醒来次数,确定偏好环境的温湿度,并智能调控环境以匹配用户偏好环境的温湿度。最后,系统根据环境噪音类型推荐适宜的音乐类型,并基于用户对各音乐的偏好反馈,精准推荐睡眠音乐。同时,实时监测环境噪音分贝,动态调节音乐音量,确保音乐与环境噪音和谐共存,为用户打造更加舒适、宁静的睡眠环境,多维度提升用户睡眠质量。(内容来源:金融界)
当前睡眠健康领域呈现“技术创新、跨域融合、全周期管理、科普下沉”四大趋势,行业正从单一产品向生态化、精准化方向加速升级。整体而言,睡眠健康产业正通过技术创新、跨域协作与人群细分,逐步构建“科技赋能、全周期覆盖、多场景渗透”的生态体系,未来将更注重“个性化、神经级、生活化”的解决方案,让睡眠健康从“医疗需求”成为“全民生活方式”。
本文编辑:Mark,文章首发于新睡眠Keesleep平台,内容信息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作为整理编辑,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