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ee,文章首发于新睡眠Keesleep平台,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
可乐里面泡枸杞,火锅边上配凉茶……如今的年轻人常常自嘲,自己是在“朋克养生”。一边是维生素ABCD,一边又在熬夜不睡各种EMO,仿佛这就是当代年轻人最后的倔强。
一边造作,一边自救。然而这样的极限拉扯,放在古今中外名人们对于睡眠这件事的态度上,也是同样矛盾的存在。
极致的“睡眠牛逼症”
每天睡极少的时间,加上能够快速进入高效睡眠的模式,仿佛是大多数人对于所谓名人异于常人的睡眠方法类型中最津津乐道的一种。
法国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拿破仑每天只睡3、4个小时,经常凌晨3点起来工作,有时候在工作间隙的5分钟也能美美睡上一觉。同样的还有大发明家爱迪生,每天只睡4、5个小时,有时为了做实验甚至可以好几天不眠不休。在这类名人身上,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是工作的永动机。
在此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达·芬奇。他创造了一种规律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希望通过这种硬性规律的调节,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具体操作起来就是:每工作4小时,然后睡觉15分钟,如此循环,一天总睡眠时间加起来不到2小时。
人们把这种睡眠方法称为“达芬奇睡眠法”,也称“多相睡眠”、“Uberman睡眠计划”。由此也进一步衍生出一种Everyman睡眠计划,这相比于Uberman睡眠计划会更容易适应,而且也比较灵活。
很多名人都为“短时睡眠”背书,例如:乔布斯、丘吉尔等,国内最典型的当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四小时睡眠法”——睡2个小时后清醒,间隔1小时后再睡2小时,即完成了自己当天的睡眠任务。
有人希望通过高效的睡眠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自然也有一些名人喜欢长时间睡眠。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一躺到床上,就可以连续睡24小时;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睡就是20小时;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尔图·索彭豪尔也是一位长睡的推崇者,他曾经幽默地说过:“很难想象有不睡觉的天才。”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18岁的天才少女谷爱凌“惊天一跳”,不但拿下奥运金牌,有关她的话题更是席卷各路社交媒体。其中,谷爱凌称自己从小开始每天都要睡够10个小时,更是引起了广泛讨论。
有趣的是,国外学者在研究许多名人的睡眠与性格关系时发现,大多数睡眠较少的人,性格属于外向型,精力旺盛,处事果断;睡眠较多的人性格属于内向型,善于提出问题,乐于思索,处理问题要经过深思熟虑。
其实无论是快速高效睡眠,还是喜欢长时间睡眠,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说,每天7至9小时的睡眠最为合适。
名人的睡眠小妙招
名人们除了有那些极具特色的睡眠法,在对抗失眠的路上,也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小妙招。
法国作家卢梭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并且伴有心悸、耳鸣等症状。他用来缓解失眠的方法就是在白天从事轻微的体力劳动,会进行一些花鸟鱼虫相关的养护劳作。同样备受失眠困扰的小仲马,也选择在失眠的夜晚进行徒步活动,与其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如消耗一点自己的体能。
适当增加白天时段的运动量,不要太早上床睡觉,这些都有助于形成规律作息,最主要增加我们的睡眠动力,其背后的原理是“睡眠债务”理论。睡眠债务是指你欠缺的睡眠量,当这个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身体会自然产生强烈的睡眠欲望,睡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睡觉前有独特的小癖好。他习惯每天临睡前吃苹果,以此来帮助自己快速入眠。其本质上有点类似于现如今的芳香助眠疗法,以苹果的香味来对神经起到镇静作用。
那个在人工智能领域一骑绝尘的公司——Open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则在受访中曾表示,自己喜欢在寒冷、黑暗且安静的房间中入睡。有时候如果房间温度还不够冷,他还会使用降温垫等产品来帮助自己入睡。
有研究表明,温度低更容易入睡是因为低温能够促进大脑内5-羟色胺的分泌,并且也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如果睡眠环境比较寒冷,则会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机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温度中,此时就会出现困倦的感觉,从而更容易入睡。
要说到中医理论中的睡眠小妙招,那就要提一下我们老祖宗严选的睡眠法——子午觉。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指晚11点至凌晨1点,从中医理论来讲,这个时间段是“胆经循行时间”,如果肝胆功能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午时“合阳”时间即11点至13点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现如今,“吃好喝好睡好”被称为当代“三好”人群,而与吃好喝好比起来,睡好似乎更备受关注。无论选用何种睡眠方法与妙招,积极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睡眠健康,才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