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这周有大事——2025.9 WEEK 3
2025-09-19
往期回顾

9.19.png


公众号无素-2-05.png


1.1 科技助力!第三届中国睡眠数字健康科技论坛在京开幕

9月13日,以“数智赋能睡眠健康 多学科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睡眠数字健康科技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睡眠研究会指导,中国睡眠大数据中心主办,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承办,汇聚医学、工程学、人工智能、心理学等多学科军地专家,探讨数字时代睡眠健康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方案,进一步推动睡眠科技创新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11.png

图片来源:中国军号

本届论坛为睡眠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第九八四医院军事医学睡眠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提升部队战斗力与保障公众健康,以实际行动服务于国家健康战略,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内容来源:中国军号)

 

1.2 军事医学睡眠研究中心揭牌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举行军事医学睡眠研究中心、医疗机构睡眠门诊专家共识应用单位揭牌仪式,中国睡眠研究会、北京睡眠与健康促进会专家出席仪式。

    22.png

图片来源:中国军号

据悉,该研究中心设床位45张,一方面瞄准部队战斗力生成,攻克官兵睡眠障碍,定制专业化睡眠保障方案;另一方面服务首都市民健康,依托声波频率引导、节律光疗、环境微气候调节等非药物疗法,提供个性化睡眠问题解决方案。(内容来源:健康报)

 

1.3 共筑智慧睡眠生态链 推动行业标准化与互联互通

近日,第5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工程师张鹏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智慧睡眠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面临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隐忧和互联互通难等多重挑战。

 33.png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工程师张鹏接受访问,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谈到当前智慧睡眠领域的主要问题时,张鹏表示:“智慧睡眠板块面临的痛点和堵点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碎片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数据安全与隐私存在风险以及设备间互联互通壁垒重重等问题。尤其是不同设备之间缺乏统一的技术参数与数据接口,导致产业链协同困难,也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关于如何推进智慧睡眠生态链的建设,张鹏提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将通过联合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全链条标准,建立常态化抽检机制,推动隐私保护认证,实现跨品牌设备的数据共享与联动。期待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AI算法、传感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联合研发,提升行业成熟度。”并展望道:“随着生态链成熟,睡眠数据将在医疗、保险、养老等跨领域应用中发挥更大价值,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内容来源:新华网)

 

1.4 蔡畅:共建“智慧睡眠生态链” 共启共享智慧睡眠增量市场

近日,在上海家博会期间举办的2025中国(上海)睡眠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牵头正式成立“智慧睡眠生态链”,为推动智慧睡眠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44.png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总干事 蔡畅,图片来源:新华网

“智慧睡眠技术链条较长,市场也需要一定的引导。各自为战的创新资源、断续发力的品牌商,并不能真正带火智慧睡眠市场。”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总干事蔡畅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共建“智慧睡眠生态链”,旨在举行业之力,丰富智慧睡眠优品供给,让看好智慧睡眠的品牌商敢于持续发力,共启智慧睡眠增量大市场。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产业与转化工作委员会经过与上百家智慧睡眠相关企业、平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三方机构等的调研走访和研讨,最终形成广泛共识,并基于飞书构建了“智慧睡眠生态共创系统”。(内容来源:新华网)

 

1.5 2025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迈动数康受邀出席2025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全会

2025年9月13日,2025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学术界、医疗机构及企业的上千位专家,共同探讨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发展与实际应用。全会围绕七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涵盖学术研究、基础硬件、数据与基础软件、系统与行业应用、医疗器械、科普与科技伦理、医学临床等多个方向。

 55.png

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供图

 66.png

迈动数康主题演讲,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供图

作为持续深耕脑机接口医疗应用领域的创新企业,迈动数康受邀参与本届盛会。公司算法负责人张行健在医疗器械工作组上发表了《脑机接口赋能睡眠医学》主题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会上,他重点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便携式脑电心电监测仪。该设备设计轻巧便携,融合多导联监测技术,可精准采集血氧、心率、脑电等关键生理参数,并支持实时数据传输,让用户和医生随时掌握监测结果,实现高效、及时干预。凭借卓越的监测精度,该设备不仅适用于专业医疗诊断,也为日常睡眠健康管理提供了可靠支持。(内容来源:迈动数康)

 

1.6 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七届全国学术年会暨三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清雷科技毫米波雷达AI技术获睡眠医学界高度认可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七届全国学术年会暨三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海内外睡眠医学领域的千余名专家学者、青年科研人员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睡眠科学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清雷科技作为参展企业之一,在会上展示了其创新的非接触式毫米波雷达AI睡眠监测产品、睡眠中心建设方案及夜间健康体检服务,受到与会医学同仁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77.png 

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供图

会议期间,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教授亲临清雷展位,对其技术成果表示高度认可。他指出,创新技术有望推动睡眠监测从传统医院场景走向家庭与社区,提升睡眠监测的覆盖率和诊断效率,为我国睡眠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内容来源:消费日报网)

 

1.7  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2025智能家居发布会暨秋季家博荟在南京盛大开幕

9月16日,以“未来之家 触手可及”为主题的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2025智能家居发布会暨秋季家博荟在南京盛大开幕。

本次盛会吸引了九牧、顾家家居、雅兰、喜临门、摩恩、恒洁、瑞尔特、芝华仕、舒达、梦百合、栖作、惠达、恩仕、舒福德、TOTO、箭牌、澳斯曼、欧普、乐至宝、左右家居、西昊、蓝盒子、帕莎曼、弗托纳等20多家知名家居品牌高层参会,共同见证京东线下智能家居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果,探讨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

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推动线上线下家居生态深度融合,打造以“家场景”为核心的沉浸式购物空间。从2022年到2025年,线下家居类目以平均每年超过200%的高增速,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家居卖场疲软态势截然不同的增长曲线。

 88.png

舒福德智能床展位,图片来源:南京晨报

“聚焦智能家居,打造便捷可信赖的购物场景”,京东电器智能家居相关负责人在分享品牌逆势增长原因时表示,年轻消费力已成为家居消费的主力军,智能化、个性化和性价比成为家居品质升级最突出的需求。(内容来源:南京晨报)

 

公众号无素-2-06.png


2.1科技新产品

Somnee推出第二代睡眠可穿戴设备

Somnee表示,其第二代AI驱动的智能睡眠头戴设备现已上线销售,并将“临床级的过夜脑电图(EEG)监测”与专有的SmartSleep AI平台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神经刺激,以实现更深、更快的睡眠,同时优化身体与精神状态。这一新产品的推出标志着Somnee在睡眠科技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99.png

图片来源:Somnee的第二代头戴设备

Somnee的第二代头戴设备在功能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新设备采用重新设计的“柔软贴合”结构,适合整夜佩戴,并配备了改进的扬声器和重新设计的伴侣应用程序。新版本还支持无手机操作,帮助用户减少睡前蓝光刺激,同时新增了短时午休功能和基于Dr. Matt Walker研究成果的睡眠日志功能。(内容来源:医健网)

 

2.2研究新发现

《Neuron》新理论!睡眠的“运动控制”机制与“儿茶酚胺失活”假说

睡眠调控机制与功能机理是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为解决睡眠“如何产生”及“为何必需”两大关键问题,研究人员提出“运动理论”统一睡眠调控网络,并创新性建立“儿茶酚胺假说”阐释睡眠的广泛效益。研究发现睡眠控制神经元广泛分布于运动环路,而儿茶酚胺(DA/NA/Ad)的睡眠依赖性失活是实现认知修复、免疫调节与代谢平衡的核心机制。该研究为理解睡眠障碍及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框架,发表于《Neuron》。(内容来源:神经生物学)

 1010.png

图片来源:Neuron

 

2.3专利新动态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具备杀菌消毒功能睡眠监测仪充电盒控制系统和方法专利公布

2025年9月16日,「一种具备杀菌消毒功能睡眠监测仪充电盒控制系统和方法」正式进入专利的公布阶段。申请人为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项智能设备专利涉及睡眠监测仪充电盒的智能化杀菌与充电管理场景。据专利信息显示,该系统能够在放入睡眠监测仪后自动开启紫外LED灯进行杀菌操作,并根据环境情况调节杀菌强度,在检测到充电时会等待充电完成后再进行自动杀菌操作,实现智能杀菌操作,显著优化用户体验与卫生安全保障。发明人为徐初林。本发明能够在不需要人员手动干预的情况下降低充电场景中电子元件的干扰情况,并通过智能杀菌降低用户接触致病菌的风险,同时将杀菌记录可视化,方便用户直观了解情况。(内容来源:天眼查)

 

微信图片_20241121150204.jpg


1. 技术突破引领睡眠监测与干预升级

毫米波雷达(清雷科技)实现非接触式精准监测,脑机接口(迈动数康)推动多模态生理参数实时采集,结合 Somnee 的 EEG 神经刺激技术,睡眠健康管理从 “接触式监测” 迈向 “无感干预”,技术路径更安全舒适。军事医学中的雷达监测、声波疗法等技术向民用转化,加速军民融合创新。

2. 标准与生态链建设破解行业痛点

面对标准碎片化、设备互联互通壁垒,行业通过三重举措破局:中国睡眠研究会牵头成立生态链并搭建共创系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推进全链条标准制定,《智能床》国标实施与 “睡眠健康管理师” 新工种公示夯实规范化基础,为数据跨领域应用(医疗、保险)铺路。

3. 消费市场与科研形成双向驱动

京东数据显示年轻群体推动智能床垫、健康监测设备需求爆发,倒逼企业从 “硬件销售” 转向 “场景化服务”。同时,《Neuron》的儿茶酚胺假说为非药物干预提供理论支撑,狄耐克的杀菌专利则从细节优化用户体验,实现科研与消费需求的精准对接。

4. 睡眠健康进入 “全域协同” 新阶段

论坛推动的 “数智睡眠干预闭环”、军事医学的 “AI + 专业团队” 模式、脑机接口与雷达技术的跨场景应用,标志行业从单点技术创新转向 “监测 - 干预 - 管理” 全周期生态协同,睡眠数据成为连接医疗、家居、保险的核心资产。




本文编辑:Mark,文章首发于新睡眠Keesleep平台,内容信息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作为整理编辑,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