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这周有大事——2025.9 WEEK 4
2025-09-26
往期回顾

9.26.png


公众号无素-2-05.png


1.1 从行业标杆到全民标配:舒福德携京东让智能健康睡眠触手可及

近日,2025年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智能家居发布会暨秋季家博荟在南京开幕。本次活动以“未来之家 触手可及”为主题,20余位家居行业领军企业家共话从产品到场景的创新模式。舒福德智能床CEO姚荣君受邀参与特设行业主题论坛环节,围绕智能化和居住平等带来的家居发展新趋势,就数字睡眠与健康生活进行分享。

 33.png

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供图

作为数字科技的代表,舒褔德CEO姚荣君分享了对于“数字睡眠”的战略观点:舒福德的数字睡眠生态能真正“让睡眠中的问题在睡眠中发现和解决”,如今舒福德通过技术驱动构建睡眠生态,正在实现对用户睡眠健康的深度干预,帮助我们真正提升睡眠质量与整体健康水平。

 44.png

舒福德CEO姚荣君分享观点,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供图

“认证只是起点,我们要通过技术生态,让主动健康睡眠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 姚荣君表示。舒福德正打通睡前、睡中、睡后全流程服务,针对夫妻家庭、青少年成长、居家养老等场景开发的定制化服务方案。同时,舒福德也在积极推进与全国的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核心大店,构建舒福德智能床"顾客体验、会员服务、科技展示"三位一体的服务矩阵,打造全周期睡眠健康管理闭环,共筑智能睡眠生态新格局。(内容来源:中华网)

 

1.2 爱朋医疗首次发布基于脑机的顽固性失眠麻醉治疗系统

9月20日,在中华医学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上,爱朋医疗首次发布基于脑机接口的顽固性失眠麻醉治疗系统。这是公司继多模态ADHD行为治疗管理系统之后,在脑机接口商业化上的又一进步。目前,爱朋医疗已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展开睡眠麻醉治疗合作。

在中华医学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2025)的专题研讨会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曹铭辉教授介绍了麻醉治疗失眠患者的优势及展望,并分享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的运行经验,详细介绍了“逸仙模式”,即神经调控与药物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案,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随着基于脑机接口的顽固性失眠麻醉治疗系统、多模态ADHD行为治疗管理系统等相继落地,爱朋医疗正在积极推进公司脑机接口技术在围术期脑状态监测、ADHD、睡眠疾病诊治、癫痫等精神类疾病诊疗的临床应用,争做脑机接口技术医疗领域应用的先行者。(内容来源:证券时报网)

 

1.3 2025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即将启幕 中外专家共议:如何让中国人睡个好觉

9月21日上午,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在京沪穗蓉四城同步开展。大会以“见证优质睡眠的力量”为主题,由著名睡眠医学专家黄志力教授担任北京会场主席,多名中外专家出席,上海、广州、成都会场同步联动,共同探讨睡眠障碍的防控策略与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国民睡眠质量。

 11.png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本次论坛特邀多位院士级嘉宾,围绕“优质睡眠”主题,分别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层面,分享对中国睡眠医学发展的前沿见解与未来展望。

各分会场聚焦两大核心议题:“超越传统一线首选——重塑失眠治疗格局”和“畅达优质睡眠 利在日间功能”。前者着重探讨创新药物及循证支持,推动临床路径更新;后者则延伸至日间功能改善,倡导构建“夜晚—白昼”一体化管理体系。两者共同呼应“健康中国”战略下对睡眠健康的新要求。(内容来源:新华网)

 

1.4 先声药业发布“全重求索计划”神经与失眠领域开放课题

9月21日,在2025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上,先声药业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全重求索计划”神经与失眠领域开放课题,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000万元,为“好梦”助力。

论坛上,先声药业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论坛上发布了“全重求索计划”神经与失眠领域开放课题,包括达利雷生用于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失眠合并AD/P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特殊人群,比如达利雷生用于失眠合并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风湿免疫病患者、OSA患者、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达利雷生与其他失眠药物桥接切换的真实世界研究;达利雷生真实世界长期应用研究等。

先声药业执行董事唐任宏介绍,实验室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3000万元,积极拓展达利雷生上市后新领域研究,为神经、精神类共病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的失眠亚组人群带来更多真实世界用药依据。(内容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1.5 我国首例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完成,夜间打鼾和呼吸暂停明显减少

新华社报道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近日成功实施我国首例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这将为此类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据新华社介绍,此次手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殷善开教授、易红良教授领衔的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睡眠医学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实施。据介绍,该技术采用三大核心设计:微创植入减少手术创伤,呼吸驱动实现设备与呼吸节律同步,智能调控支持参数个性化调整。手术主要面向无法耐受呼吸机治疗或传统疗法效果不佳的患者。殷善开教授指出,睡眠呼吸暂停不仅影响睡眠质量,更与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相关,而此项技术通过 " 神经-电子接口 " 实现对呼吸功能的精准调控,是对现有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内容来源:新华社)

 

1.6 近五成中国成人被失眠困扰,睡眠经济相关企业存量超2万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国内睡眠经济相关企业现存量达2.09万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分别占比39.47%、25.44%。从城市线级分布来看,一线城市占比达26.44%。注册资本方面,超5成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千万元及以上,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达25.26%。国标行业方面,归属于制造业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达31.66%。(内容来源:企查查)

 22.png

图片来源:企查查

 

1.7 “剑桥南京论坛2025:睡眠健康与临床监测和治疗”启幕在即,敬请期待!

2025年第七届剑桥南京论坛将于9月27日下午在江北新区剑桥南京中心举办,本届论坛活动由剑桥南京中心与南京脑科医院联合举办,围绕剑桥南京中心重点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与健康医疗”,聚焦“睡眠健康与临床监测和治疗”议题,汇聚剑桥大学及英国皇家帕普沃思医院与南京脑科医院等本地机构医学力量,通过专题报告深入探讨可穿戴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在睡眠监测与干预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共同促进睡眠科学领域的跨国界、跨领域合作与知识共享,推动前沿科研价值向产业应用转化。

 55.png

图片来源:2025年第七届剑桥南京论坛

作为由剑桥大学南京科创中心发起的大型年度品牌论坛——“剑桥南京论坛”旨在链接剑桥大学与南京以及国内科研界、产业侧、资本端,深化双边理解合作、促进科研创新与产业落地。该年度论坛在2019年至2024年已持续举办六届,受到了省市外事办、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等中英相关部门支持以及产、学、研、政、资各界的关注。(内容来源:中国江苏网)

 

公众号无素-2-06.png


2.1科技新产品

爱朋医疗顽固性失眠麻醉治疗系统

爱朋医疗顽固性失眠麻醉治疗系统,是一个针对临床需求而设计的软硬件结合系统,涵盖院内外医患交互的数智化需求,包括院内顽固性失眠评估和诊断、智能麻醉药物滴定和持续用药跟踪记录、治疗期间的脑电镇静深度监测和持续睡眠分期监测,神经调控治疗如迷走神经刺激、经颅(电)磁刺激等治疗数据的导入,以及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还有院外患者端APP,包括居家睡眠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神经调控治疗、CBTI等,同步跟踪和记录临床数据。通过打通医院与家庭的数据壁垒,为患者构建“入院治疗—出院康复—长期巩固”的完整闭环,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远期疗效,为患者带来精准化、个性化治疗体验。(内容来源:证券时报网)

 

2.2研究新发现

Neuron | 全新理论!深圳医科院丹扬/马晨燕深度解析“如何调控睡眠”与“为何需要睡眠”

睡眠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界的本能行为,从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的水母到高等哺乳动物均有体现,人类更是将三分之一的生命用于睡眠。长期以来,睡眠领域的研究聚焦于“如何调控睡眠” 与 “为何需要睡眠” 两大核心问题。

 66.png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神经调控与认知研究所丹扬/马晨燕在Neuron上发表了题为“The how and why of sleep: Motor theory and catecholamine hypothesis”的论文。本研究从“如何调控睡眠”与“为何需要睡眠”两个维度,为睡眠领域提供了全新理论框架。在睡眠调控机制上,提出“运动理论”,认为睡眠控制网络并非依赖单一“睡眠中枢”,而是深度整合于躯体运动与自主运动系统中,分布于前脑、中脑、后脑多个脑区的睡眠促进神经元通过协同抑制觉醒系统与运动系统,实现睡眠状态的调控;在睡眠功能层面,提出“儿茶酚胺假说”,指出儿茶酚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失活是睡眠发挥多方面益处的核心生物学过程——睡眠期间儿茶酚胺的抑制不仅能减少其对脑觉醒、运动活动的驱动,还能通过调节代谢与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修复,同时为代谢脆弱的儿茶酚胺神经元提供休息与恢复机会,进而驱动稳态睡眠压力。这一研究为理解睡眠的调控机制与生理功能提供了统一且深入的理论基础,也为睡眠相关疾病的机制探索与干预提供了新方向。(内容来源:Neurobiology)

 

2.3专利新动态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睡眠耳机(A0515B)」专利获授权

天眼查App显示,2025-09-19,「睡眠耳机(A0515B)」正式进入专利权的授权阶段。申请人为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项外观专利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中的可穿戴音频产品设计。据专利信息显示,该睡眠耳机在佩戴舒适性与贴合度方面实现显著优化,适用于夜间睡眠场景下的无线音频播放应用。发明人为唐嘉城;曹登旭;严文华。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睡眠耳机(A0515B)。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无线接收和播放音频信号。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组件1主视图。(内容来源:天眼查)

 

微信图片_20241121150204.jpg


当前睡眠健康领域呈现 “技术跨界融合、产业生态重构、消费需求升级” 的显著特征,核心趋势如下:

1、技术驱动下的精准化治疗突破

2、产业生态整合与标准化推进

3、消费需求升级与市场扩容

4、科研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双向赋能

未来,睡眠健康产业将进一步向 “技术普惠化、服务个性化、生态全球化” 演进,企业需在技术创新、生态协同、合规运营等方面构建核心竞争力,同时抓住 “银发经济”“健康中国” 等政策机遇,推动睡眠健康从 “小众需求” 转变为 “全民刚需”。




本文编辑:Mark,文章首发于新睡眠Keesleep平台,内容信息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作为整理编辑,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