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 Research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Wiley合作出版的Open Access英文季刊,是国内睡眠领域的第一本英文期刊,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担任主编,已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高起点新刊项目,并被国际数据库DOAJ收录。
期刊致力于发表基础、转化、临床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睡眠研究方面高质量和创新性的发现,包括但不限于在基因和分子、细胞、神经回路、系统、行为和结果、药物和方法等各个层面开展的研究。我们竭诚欢迎您的关注与投稿:
期刊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44155 投稿与作者指南: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page/journal/29944155/homepage/author-guidelines 联系方式: sleepresearch@sleepres.cn
Sleep Research Volume 2, Issue 3 共包含两篇综述与三篇原创性研究,文章全部开放获取,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综述
01 Neural circuitry of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homeostasis: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pathological implications 快速眼动睡眠稳态的神经环路:机制性见解与病理学意义
Ting He
快速眼动(REM)睡眠是一种独特的脑状态,对情绪、记忆和神经可塑性至关重要。与已经较为明确的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稳态相比,REM 睡眠的稳态机制仍不够清晰。本综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 REM 睡眠稳态研究方面的进展,聚焦其神经生理学标志物、神经环路以及在疾病发展中的重要性。我们首先概述了 REM 睡眠压力、反弹和门控的关键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包括 PGO 波密度、海马 θ 振荡以及 REM 睡眠发作模式在内的电生理学标志。随后,我们探讨了 REM 调控网络的层级组织,包括脑干胆碱能–GABA 能环路、下丘脑中枢以及边缘–皮层环路,这些结构不仅反映 REM 睡眠压力,还影响其行为效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讨论了 REM 睡眠稳态的紊乱如何通过前额叶–边缘系统连接、单胺能信号传递以及 REM 睡眠依赖的神经可塑性改变,促进重性抑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将环路水平的机制与临床意义相联系,本综述为理解 REM 睡眠稳态及开发新疗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
02 Exploring natural products for insomnia: Effective solutions for better sleep 探索天然产物治疗失眠: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案
Yingjie Cai, Fugui Liu, Wenhao Zhou, Li Li, Mei Zhang, Lan Jiang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其特征在于入睡和维持睡眠的持续困难,导致日间功能受损,并增加心血管和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亟需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干预。本综述系统性地评估了 2020 至 2024 年间发表的关于 71 种基于天然产物的失眠治疗研究,这些天然产物按照化学结构(萜类、黄酮类和多酚类)进行分类,并结合体内和体外证据,探讨了其所涉及的 GABA 能、5-羟色胺能以及抗氧化机制,以阐明潜在的多靶点益处。总而言之,尽管天然产物在更安全、多层面的失眠管理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但仍需更多严谨的临床研究和综合方法学来确立疗效、阐明分子机制,并推动这些药物向更精准和可持续的治疗应用发展。
03 Decreased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 and increased platelet activ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多药耐药蛋白 1 的降低与血小板活化的增加
Cigdem Bayram Gurel, Engin Korkmaz, Suzan Adin Cinar, Gülsel Ayaz, Bulent Tutluoglu, Gunnur Deniz, Arzuhan Koç, Turgut Ulutin, Gonul Kanigur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征的炎性疾病。多药耐药蛋白 1(MRP1)是一种抗炎蛋白,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 MRP1 在 OSAS 患者血小板功能中的作用。
方法: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本研究纳入了 14 例单纯打鼾患者、16 例轻度 OSAS 患者、14 例中度 OSAS 患者以及 15 例重度 OSAS 患者。通过血小板聚集仪评估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MRP1、CD62P(P-选择素)、CD41b 和 CD42b 的表达水平。
结果:重度 OSAS 组的血小板聚集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打鼾组、轻度和中度 OSAS 组(p = 0.041)。另一方面,重度 OSAS 组中 CD42b+/MRP1+ 的表达低于单纯打鼾组、轻度和中度 OSAS 组(p = 0.002)。MRP1 和 CD42b 的表达与此结果一致(分别为 p = 0.013,p = 0.009)。此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血小板聚集呈正相关(r = 0.289,p = 0.028),而与 CD42b 及 CD42b+/MRP1+ 表达呈负相关(分别为 r = −0.419,p = 0.001;r = −0.357,p = 0.006)。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OSAS 患者中血小板活性增强和 MRP1 表达降低可能促进炎症的发生,因此二者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sleep disturbances and illness insight in individuals with alcohol-related cognitive disorders 酒精相关性认知障碍患者主观睡眠障碍与疾病认知之间的关系
Louise Pilon, Nikita Frankenmolen, Gwenny T. L. Janssen, Dirk Bertens, Roy P. C. Kessels
背景:酒精相关性认知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睡眠障碍。除了认知障碍之外,这些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也可能受损,从而影响戒瘾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在便利抽样人群中,疾病认知与主观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包括无认知障碍的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酒精相关性认知障碍(ARCI)患者以及柯萨可夫综合征(KS)患者。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疾病认知在关于睡眠的功能失调性信念与态度中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 24 例 KS 患者、17 例 ARCI 患者以及 21 例 AUD 患者。疾病认知通过 Q8 问卷评估;主观睡眠障碍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睡眠功能失调信念与态度问卷进行测量;一般认知功能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三组被试在主观睡眠障碍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同时,在三组中均未发现主观睡眠障碍与疾病认知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结论:本研究提示,疾病认知水平似乎并不影响患者对睡眠障碍的自我报告。
05 Associations of healthy sleep patterns with non-suicidal self-injury,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中国大学生健康睡眠模式与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的关联
Min Li, Yifan Zhang, Meijiao Huang, Dan Chen, Zijuan Ma, Dongfang Wang, Fang Fan
背景:非自杀性自伤(NSSI)、自杀意念(SI)和自杀未遂(SA)在大学生群体中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睡眠可能是一个可干预的因素,但其与 NSSI、SI 和 SA 的关系尚不明确。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共纳入 10,498 名大学生,使用自评问卷收集数据。睡眠健康指标包括失眠症状、睡眠时长、昼夜节律类型、打鼾情况以及日间嗜睡。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和限制性三次样条分析,检验睡眠模式与自伤行为的关联。 结果:NSSI、SI 和 SA 的患病率分别为 4.8%、29.7% 和 3.7%。健康睡眠得分较高的参与者,其 NSSI、SI 和 SA 风险显著降低,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睡眠得分每增加 1 分,NSSI 风险降低 43%(OR = 0.57,95% CI:0.52–0.62),SI 风险降低 37%(OR = 0.63,95% CI:0.61–0.66),SA 风险降低 48%(OR = 0.52,95% CI:0.48–0.58)。 结论:健康的睡眠模式与中国大学生 NSSI、SI 和 SA 风险的显著降低相关。这些发现强调,应当将促进整体睡眠健康作为公共卫生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减少青年群体中的自伤行为。
原标题:Sleep Research第四期(Vol 2, Iss 3)文章正式上线,欢迎关注!
本文作者:Wiley威立,转载于微信公众号:Sleep Research(ID:gh_30709d5baaed),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